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卡车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国内智能物流市场现状剖析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商用车之家讯:我国物流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发展不均,新兴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多问题,物流总体水平不高。推行智能物流降低成本是必然趋势。

——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近年来,我国物流持续向好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物流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不同形式物流企业开始出现,包括由传统运输仓储货代转型的企业,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专门从事运输、仓储企业。近年来,物流企业开始走向信息化,以物料需求为核心的 EPR 系统在钢铁、煤炭、家电和汽车等行业得到推广。


6415009_184751527144_2.jpg


一、中国智能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浪费严重,原因主要是运输分散和智能化水平低


  2013 年我国社会物流费用占 GDP 比率为 18%左右,超过美国 8.5%的两倍。物流费用高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第三产业属轻资产性质,单位 GDP 所承担物流费用较低。二是因为我国物流运输分散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导致物流浪费严重。截止到 2013 年,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主体超过 720 万家,90%的经营主体为中小型企业,承担了 90%以上公路货物运输业务,排名前 20 的公司加起来只占市场份额 2%。经营模式多为传统的单车货物运输,管理手段简单,货源组织能力差。


  (二)第三方物流仍有万亿市场空间


  我国物流大部分是由企业承担,企业规模小且各自为政,空载率高。我国空载率高达 4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15 年 8 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同时,《通知》中提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为 8%,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约 60%提高到 70%,按照2014 年物流业增加值 3.5 万亿计算,到 2020 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仍有万亿发展空间。


  (三)物流智能化改造能节约超 2.5 万亿成本


  我国物流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发展不均,新兴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多问题,物流总体水平不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实施或者部分实施信息化的物流企业仅占 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占 10%。在物流供应链中,企业与上下游信息流没有打通,形成“信息孤岛” ,导致信息化建设层次低。同时,由于缺乏订单管理、货物跟踪、货物分拣和运输管理等物流服务系统,信息阻滞。物流企业现有业务着眼点在运送,缺乏整体统筹规划管理,空载率高,浪费严重。根据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陈丽华测算,在不改变产业结构情况下,如果我国库存和管理达到美国水平,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可由 18%降至13.5%-14%,按照 2014 年我国 64.01 万亿的 GDP 总量计算,对现有物流进行智能化改造可节约超过 2.5 万亿成本。


8f28aa27aa9a4f300f298ca8093a80e7.jpg


  (四)我国智能物流发展处于基础期后期


  物联网对物流行业的渗透可分为四个阶段:基础期,导入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基础期以 RFID技术,GPS 技术,GIS技术和 GPRS技术推广为基础,建立基于 RFID 的货物可追溯系统。第二阶段是物体互联时代。该阶段传感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等得到发展,物流业务全球化管理信息平台开放互通。第三阶段是半智能化的成长期,执行标签、智能标签、低耗能与可再生新材料逐渐推广,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技术得到应用,物流作业系统与环境实现全自动和智能化。最后是智能化时代,行业标准统一,环境高度智能,实现所有物品的覆盖,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完全智慧的物流运作体系。我国 RFID 快速发展,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由于 RFID 现有部署复杂性,我国还未实现普及, 比如少于 5%医院实现 RFID实时位臵系统。 智能物流发展仍处基础期,充满想象空间。


  (五)成本重压倒逼流程改革,智能物流推行已是箭在弦上


  伴随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业利润被严重挤压,利润率低于 5%,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甚至徘徊在盈亏平衡点边缘。因此,推行智能物流降低成本是必然趋势。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推进驱动物流行业发展


  我国人均 GDP 偏低,人群集中度高,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区域以 2.8%的国土面积聚集 18%的人口,贡献 36%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增长提振消费,拉动物流需求。同时,伴随区域结构改革推进和城镇化持续渗透,新城市群应运而生,带来物流新需求。


三、智能化改革是物流行业必经之路


  近年来,冷链物流、医药物流、汽车物流和服装物流为代表的精细物流智能化诉求强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0 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涵盖冷链物流、钢铁物流、汽车及零部件物流、应急物流、货架、仓储技术等领域。


1_110311154455_1.jpg


  (一)我国冷链运输损耗高,智能化能够实现监督和预警


  相比于国际水平我国冷链物流处于发展初期,生鲜运输损耗严重。我国综合冷链应用率仅为 19%,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 5%,15%和 23%。美、日等发达国家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超过95%,肉禽冷链流通率接近 100%。落后冷链物流造成严重浪费,据统计,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腐损率分别为 20%-30%、12%、15%,发达国家是 5%左右水平。若通过冷链物流使腐损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准,果蔬、肉类和水产品供给将分别增长19%-36%、8%、12%。智能化是我国冷链物流一大短板,冷链物流处于领先地位的加拿大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建有农产品信息系统,包括仓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运输管理系统、全球定位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损耗。最新智能化冷链物流成果是GPRS+GPS 双模块智能一体化冷链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分布的冷链系统进行集群化管理,实现提前预警。


  (二)智能化是提高医药物流效率必备要素


  我国医药出厂价格占零售价格比例不高,中成药出厂价格一般为零售价格的 20%-25%,化学药品一般为 10%-20%。零售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物流成本较高,2012 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费用率为 11.6%,高于同期日本 1.7%水平。医药是特殊商品,品种复杂、形态各异,同时运输也有差异化要求,比如稳定性要求,时间性要求和冷藏要求等。传统医药物流主要由医药厂商自营,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组织低效高耗,切断横向连接难以形成整体效应。引入智能化对原有物流进行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药企未来发展必经之路。


  (三)集约化和智能化改革打开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发展空间


  国内较常见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是供应商自营物流,整车厂商根据生产计划将需求传送至零部件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物流组织。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众多,单个供应商运输量较小,无法合并集货,物流浪费严重。引入智能化第三方物流后,物流企业在整车厂附近建立物流中心,同时在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商之间搭建包含各种零部件品类、数量信息的平台。根据整车厂生产计划适时将各供应商零部件运送至中间仓库储存,集中调配提供给整车厂。


  (四)服装短周期强周转特性催生智能物流诉求


  服装销售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周转速度快,容易产生大量库存积压,因此有效物流管理能降低库存成本。我国服装库存成本较高,部分服装厂商库存额几乎与销售额持平,浪费严重。产品高速运转衍生较高物流要求,传统物流难以满足,智能物流受益发展。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