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2016年10月13日,以“选择•行动——未来从现在开始”为主题的2016(第四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2016 IEEVChina,简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展会为期4天,将于10月16日圆满落幕。
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于2013年10月成功创办。展会支持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汽车知识杂志社、寰球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办,北京中汽四方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协办,行业支持单位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和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
历经三载洗礼和打磨,该展会现已发展成我国第一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业展览会,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展览展示平台,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节能环保汽车专业展览展示平台。
七大展区 主流车企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集体亮相
20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吸引了国内外主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配套设施供应商集体参展。展会将使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全部展馆以及展览区全部会议室,并启用了部分周边场地,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展会将围绕节能汽车、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设施等领域,通过“整车展区”、“核心零部件展区”、“推广应用城市成果体验区”、“乘驾体验区”、“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充电技术服务和BMS展区”、“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展示展区”等七大展示区,全面展示节能汽车、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新成果。
延续2015年展会火爆的盛况,今年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展热情高涨,报名十分踊跃,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长安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华泰汽车、知豆等国内主流乘用车企业携红旗、奔腾、风神、荣威、逸动、北汽新能源、长安等品牌上百款全新的节能车型、混合动力车型、替代燃料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型和燃料电池车型悉数亮相,中车时代新能源、东湖新能源等商用车企业携采用最新、最前沿技术的节能环保客车、商用车参展;董明珠领衔的格力近期大手笔并购的珠海银隆也将强势出击本届车展,并发布全新系列车型。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华晨宝马、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上汽通用、通用中国、沃尔沃汽车、广汽本田、玛莎拉蒂、路虎等合资、外资企业携宝马、大众、奥迪、启辰、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沃尔沃、雷克萨斯、丰田、本田、现代等品牌全新节能与新能源车型参展。
汽车行业“鲶鱼”——新进入企业,如:前途汽车、长江汽车、起点汽车等也将携手亮相,展示其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电动汽车方面的独特优势。易微行等分时租赁技术、服务和运营商等也纷纷参展,共谋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创新之路。
科力远、中航锂电、力神、沃特玛、比克电池、斯太尔、合康动力、德沃仕、超威创元、八达光电、邦奇、欣锐、超同步、英威腾、亚新、高泰昊能、汇北川、东方电热、新源动力、达思灵、多思达等中外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以及国新动力、金霆正通、龙立电子、力好科技、中港电力、钜能等一大批充电技术服务及BMS企业,还有北京市等推广应用城市代表,以及鸿远蓝翔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特色展区,同样吸引力十足。
热门车型荟萃 掀起最“潮”环保风
本届车展集中展示了我国各个车企目前在售、正在研发和计划开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型及技术,可以说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一次“大阅兵”。本次车展吸引了40多个汽车品牌100多款节能与新能源未上市及新近上市车型参展,同时有近20个品牌数十款车型参与试乘试驾和惠享金秋购车节等活动。宝马i3 94AH、奔腾B30 EV、骏派A70E、长城C30EV、东风风行S50EV、东风风诺E300、华泰xEV260、长安逸动EV 2017款、长安新奔奔EV、知豆D2S、银隆新能源艾菲、上汽大通EG10等热门纯电动车型; X1 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沃尔沃XC90 T8 4座版、沃尔沃S60L PHEV、新君越30H混动、迈锐宝XL混动、凯迪拉克CT6 PHEV 插电混动、荣威eRX5、荣威e950、长安逸动PHEV、上汽大通V80PHEV等热门插电式混动车型;现代索纳塔9混动、新雅阁混动等油电混动车型;长江奕阁B07、奕胜G08、银隆新能源18米巴士、双层巴士、铛铛车、中车12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等市场主流节能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悉数亮相,掀起最“潮”环保风。长城哈弗HB-02概念车、前途K50概念车等一批面向未来的采用前瞻科技的车型集中亮相,也提升了本届车展的科技含金量。
汇聚行业精英 专业会议聚焦行业热点
除了丰富的产品展示外,题目众多的专业性技术交流和论坛将在本届展会期间集中推出。整个展会期间共有十几场高层研讨交流活动。
“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2016“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第五届。今年将致力打造“务实、专业、高端”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盛宴和资讯交流平台,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智造未来发展之路。将邀请国家相关部门领导、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集团高层、配套设施企业集团高层、示范推广城市领导、商业运营管理企业、车联网、驾驶无人技术硬件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领导、权威专家学者、金融行业高管等齐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大计。主流汽车集团、商用车和零部件企业高层代表、汽车行业协会和相关组织机构领导,以及来自美国、欧盟、日本、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位嘉宾参会。与会嘉宾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攻关、战略重点、发展环境、商业运营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论坛所传递的声音将成为推动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吸引力与互动性强 同期活动异彩纷呈
通过严谨、科学的筹备策划,我们组织一系列面向公众的推广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普及节能环保消费理念的互动体验活动。特别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和家庭的寓教于乐的科学普及活动,包括“尊享体验”试乘试驾活动、“人•车•乐享”摄影大赛、全国高校汽车科技文化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宝贝嘉年华、2016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评选、2016观众票选人气节能与新能源车型和“您买车 我贴钱——Blue-Auto惠享金秋购车节”等互动体验和趣味活动。
“尊享体验——试乘试驾”活动,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的传统特色同期活动之一,今年是第四届,每年都吸引数以千计的汽车爱好者莅临现场进行体验。活动意在加深参观观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和了解,全面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品牌形象;使消费者集中、有效的感受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优异性能和技术优势。本次试乘试驾活动联手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华晨宝马、东风日产、比亚迪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珠海银隆新能源、鸿远蓝翔等汽车企业,集结了17个品牌30多款节能与新能源热门车型,包括北汽新能源EU260、EX200、东风风神E30、宝马i3、启辰晨风、比亚迪e6、e5、秦EV、江淮IEV系列、长安逸动、银隆新能源艾菲、奇瑞EQ、卡罗拉双擎等。通过专业人员进行车型讲解、试乘试驾及静态鉴赏,全方面表达新能源汽车的优点,零距离感受新能源汽车在操控、动力、外观、内饰及安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通过亲身体验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除其误解和顾虑,推广、普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16(第二届)Blue-Auto惠享金秋购车节是由展会组委会联动北汽集团、东风集团、一汽大众、华晨宝马、比亚迪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银隆新能源、鸿远蓝翔等多家主流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北汽新能源EU260、EX200、EV160、东风风神E30、宝马i3、奥迪A3 e-tron、奥迪A6L PHEV、高尔夫1.2T、比亚迪e6、e5、秦EV、江淮IEV系列、长安逸动、银隆新能源艾菲、奇瑞EQ等20多款热门车型参加的大型车展购车活动。我们旨在打造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最“省”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卖场。厂商直接优惠,确保优惠力度最大,现场预订有精美礼品赠送。另外,展会主办方额外赠送千元以上购车现金大礼,并有加油卡、充电卡、儿童安全座椅、汽车配件及创意礼品!
强大宣传阵容 全媒体报道展会
主办方高度重视媒体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站、自媒体、报纸、杂志,以及路旗和户外广告等多种途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全面宣传。展会得到了200余家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展会现场参与展会报道的主流媒体有: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广播、中国科学报、中国汽车报、中国交通报、北京汽车报、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汽车之家、易车网……等强大的媒体团队助阵本届展会,对展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报道。
在环保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再加上互联网浪潮的启动,新能源与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有望成为颠覆未来的强大力量。举办20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和前瞻性,必将引领行业发展,承载过去,走向未来。
据悉,2017(第五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时间也已经敲定,具体时间为2017年10月18-21日,届时让我们再次相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