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在国内的卡车业十分流行:市场不好,服务先行。意思就是说,当市场需求不旺时,不如多在服务上下功夫。一方面,做好服务可以稳住老客户、吸引回头客;另一方面,服务本身也能够带来效益。
那么,这句话对于跨国卡车巨头来说是否也同样适用呢?在1~8月卡车累计进口量同比降低41.99%的数据面前,国外卡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服务表现又如何?
贵 实在是贵
“别看我开的是进口车,但当车辆需要维修时,我从来都不敢找它的特约服务站。”近日,记者走访新发地菜市场(位于北京南四环)时偶遇一位开着欧洲某著名品牌卡车的司机张先生,当询问该品牌售后服务情况时,这位司机的话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是给老板开车的,老板选中这个品牌,看重的就是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能够节省使用成本。但车辆是机器,是机器就难免出故障,这个车一旦出问题,别说配件贵,就连工时费都比国产车高出很多,修一次的费用顶得上国产车修几次的费用,随便修一修,就要花几千元。为了节省开支,我都是找熟人帮忙处理。”
其实,进口车维修贵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散户,也困扰着大型物流公司。王先生是北京某合资物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他的经历或许更有代表性。
“我们曾经想买几辆进口车充实车队,由于不了解其真正的使用效果,我们想先试用一下,等有了实际数据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在一番考察后,我们将目标锁定为2个品牌的欧洲卡车。一个品牌是通过朋友关系找的,该品牌在北京有经销商;另一个品牌比较波折,我们先是通过车行的朋友找到天津的经销商,再通过这个经销商找到杭州的4S店,这个4S店既贷款卖车,同时还回收旧车并出租,我们租的就是辆跑了五六年的旧车。使用的总体感觉是,两个品牌的车都不错,第一次故障是由于我们对车辆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比如挂挡方式,我们熟悉的挂挡方式和进口车要求的不一样,因此产生了故障。这些故障都属于机械故障,而车辆的电脑控制系统都没出过问题。”车是不错,但维修问题让王先生着实挠头:“修理费用太高了,比国产车的使用成本‘翻了几个跟头’。”
王先生所说的“翻了几个跟头”,指的就是工时费和零部件费用。
“由于车是租用的而不是从经销商那里购买的,所以我们就没有直接找经销商做售后服务,而是私下找4S店的技师,让他们下班后对车辆进行检查、教我们怎么保养,我们再给其一些辛苦费。其实车辆的毛病不大,并不需要更换零件,但我们仍不走所谓的‘正规渠道’,就是因为工时费太高了。当然,我们也了解过正规零部件的费用,也是高得吓人。”
媒体曾经在新发地做过一次重卡救援大比拼,其中就包括进口卡车。当时,在拨通某进口品牌的救援热线后,记者用了大概3小时的时间等来了该品牌的救援车。在了解这次救援只是一次测试后,该品牌维修人员虽表示理解,但仍然告知需要按规定收取300元出车费。这本无可厚非,但令人奇怪的是,该服务站同样位于南四环,与新发地之间的距离不过几十公里,这么短的距离就要收这么高的出车费,不得不让人感慨“进口车就是贵”。“公司对出车费用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按照里程收费,服务站与新发地之间的距离大概需要300元出车费。工时费按小时计算,配件费则需要另算。”该品牌工作人员表示。
面对这种情况,记者不禁庆幸,幸亏选择的测试地点距离该品牌服务站很近。再往深处想,在真实的使用情况下,车辆经常坏在距离服务站100多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这样的话,岂不是仅出车费一项就让普通用户难以承受?
少 网点太少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切实存在的问题。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该品牌在中国还处于“打基础”阶段,保有量并不大,北京的保有量大概为200~300辆,已经算是比较优势的区域。“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整个华北地区只设立了北京这一家特约服务站,也就是说,华北区域所有车辆的售后服务都要依靠这一家,即便车辆在外地出故障,也要靠我们派车服务。当然,如果实在难以赶到,我们会为用户安排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但所谓“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起来面临诸多障碍。“很多进口卡车的配件是专用的,就算是像门把手这样的简单零配件,也要使用原厂专用配件。这样一来,用户在车辆出问题后很难就近找其他品牌的服务站代为修理,这一方面耽误用户的正常工作,一方面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张先生说:“特别是我们跑物流的用户,车上拉的商品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像进口轿车,顶多几天内开不了,而我们几天开不了,造成的损失就是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如果开着昂贵的进口车还要承受这么大的损失,于情于理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