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皮卡 » 热点新闻 » 正文

皮卡将是江淮未来发展重点商用车之一

商用车之家讯:在刚刚落幕的2013武汉国际商用车展上,江淮商用车携全系3大品牌10余款车型强势亮相,以强大的自主阵容、科技和创新实力向公众展示了江淮“大商用车”的风范。在本届车展上,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高调发布了“五星服务,全程呵护”服务品牌,并表示要加强国际市场开拓、重新整合轻型商用车业务。

  在刚刚落幕的2013武汉国际商用车展上,江淮商用车携全系3大品牌10余款车型强势亮相,以强大的自主阵容、科技和创新实力向公众展示了江淮“大商用车”的风范。在本届车展上,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高调发布了“五星服务,全程呵护”服务品牌,并表示要加强国际市场开拓、重新整合轻型商用车业务。江淮轻型商用车公司总经理査保应也透露,江淮轻卡产品将走三品牌战略,即高端品牌帅铃、中端品牌骏铃和经济型品牌好运。加上前不久江淮发布的备件品牌“顺畅”,江淮商用车已完整发布了产品品牌、备件品牌和服务品牌,显示了江淮商用车进行正规化、品牌化建设的坚定决心。不仅如此,江淮还将重新整合商用车业务和管理结构,将扬州瑞玲皮卡业务并入轻型商用车公司,而重型商用车业务也将为与纳威司达的合资合作做好准备。

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江淮汽车的战略重心将重回商用车。江淮新一代的领导层成员也在不同层面向我诉说着此一转变,并满怀信心地迎接这一转变。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东生指出,“十二五”最后两年,江淮要对整个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调整的方向是“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这明确无误地点明了商用车要扩张扩大、乘用车要收缩求精的发展方向。

应该说,江淮做出这一战略调整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十二五”初,整个汽车行业以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当时江淮制订的“十二五”战略提出五年内达到一百万辆的产销规模。2011年至今的事实表明,当时江淮对制约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预判不足,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体增速没有预想得快。虽然乘用车产销总量还在增长,但对自主品牌乘用车来说,情况不容乐观。

且轿车毕竟是消费品,品牌居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对用户来说,品牌落实为认同度,可惜目前国人似对自主品牌认同度不高,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实。项兴初谈到这点感慨万端,他认为,品牌不是今天叫一个响亮的名字,编一段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明天用户就来买产品、就热烈传诵的,品牌要有积累,要有时间的沉淀,要一步一个脚印把事情做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品牌不能操之过急。

任何自主车企进入轿车领域,都想很快形成规模,但是到目前为止,任何一家自主品牌车企的乘用车销量都在一百万辆以内,单一车型月销量过万的,如吉利帝豪EC7、长城哈弗H5等屈指可数,与合资品牌存在一定差距。对江淮等自主品牌车企来说,积累时间较短,急于想在乘用车领域表现突出阻力重重。

由于乘用车是消费品,用户对其要求、期望值与商用车不可同日而语。商用车用户最在乎的是车辆的节油性和其他使用成本,对偶尔出现的一些小毛病,总体上可以忍受。但对乘用车用户来说,异响、缝隙不均匀等小问题都是致命的。

发展乘用车投资巨大,只有通过做大规模分摊成本才有盈利,并非车型越多,赚钱就越多,从这个角度说,必须推动平台化战略,在一个平台上,开发很多车型。对江淮来说,一代车型是学习、积累,有了一代车型作为铺垫,到二代车型才有基础,才可以平台化,但平台化战略本身,仍存在成熟度问题,对于自主品牌,尚有积累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

综上所述,发展乘用车是持久战,要慢工出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指望投资80亿发展的乘用车板块能很快见到效益,不现实。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