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王拥军系安能物流总经理
从2008年开始,中国公路货运业就在谈转型升级,到现在还在谈转型升级。这么多年为什么还在转型升级,现在的转型升级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在我来看,这个行业过去至少已经经历了两次转型升级。
从小到大,从大到好
第一次转型,从小到大。小配货站要做成大企业,这次转型成就了华宇、佳吉等全国网络型企业的成长。
第二次转型,从大到好。企业发现只是单独的做“大”也不行,开始把产品、服务做好。这次转型,德邦、新邦等企业借助佳吉、华宇的全国网络模式,重点放在产品化、标准化、网络化、信息化四方面。
其实,这两次转型,都是学习西方企业的主流模式——做大、做强、做漂亮。但从结果来看,大型公路货运企业占的市场份额还是很小,其主体还是一些小个体。此外 过去几年很多外企及大国企通过并购都在试水中国物流市场,但结果基本都不太理想,有些项目还以惨败告终,例如DHL收购全一快递,YRC收购佳宇,TNT收购华宇,大新华物流收购天天快递,等等。这也说明,只是“做大、做强、做漂亮”,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公路货运的问题。
加盟才是第三条出路
做大做强不可以,那小而美总可以了,每人精心做一块业务,能否大家一起挣钱呢?事实证明,中国的物流企业不是小而美,而是小而丑。如果小而有差异,大家能够 经营不同的细分市场是能够作出小而美的。然而中国的事情一般都是一哄而上,全干一样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对手多,竞争激烈,模式和服务差异化几乎没有,结果往往是大家都亏损。我们调研过一条线路,山西太原到北京的线路,整个市场到北京的货物大概在每天15车,而市场上做太原到北京的专线有70条,结果是大部分人都不赚钱。因此,小而美也不是中国公路货运的出路。
什么才是出路?答案是:加盟。通过系统组织,把小散企业串起来。
为什么加盟会成为第三条出路?有两方面的驱动:
第一,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产能过剩已经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现状。因为产能过剩,所以价格提不起来。而客户又要求企业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把服务做好。产能过剩是大的环境,而企业能做的就是思考如何降低成本,并在低成本基础上做好服务。
第二,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驱动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如果采取直营模式铺设全国货运网络,意味着企业要找上万名店长把门店管好。现在 人力资源结构改变了,很难再找到这么多素质好、成本低的打工者。物价高企,让大部分打工者心态浮燥,动不动就要求高工资和高福利,稍有不如意就跳槽。而且 中国人的特点是不喜欢打工,喜欢当小老板,自己打工赚一万的月薪还不满意,但自己做了老板就算不赚钱还是干劲十足,因为动力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