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国四实施的大限之日——7月1日已不足一周,尽管工信部迟迟未下发取消国三车型公告的通知,但多地政府已纷纷出台了当地国四排放管理办法。
这令诸多厂家与经销商再难以对柴油车是否实施国四排放心存侥幸,也令欧系轻客的用户要重新考虑车辆的选购。
大势所趋 多地强制实施国四排放
在国四排放大限将至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第一条就特别强调要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机动车尾气排放,被列为治污重点。
随后,北京、上海、南京、宁波、成都等多地政府纷纷出台了7月1日按时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的管理办法。尽管各地政府下发实施国四排放细则的部门,多属当地环保局,但上海、佛山、成都等地的交通局、车管所相联部门也参与其中。
此外,已经明确要求实施国四排放的各地政府,虽然有关于国四排放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力度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这些区域的地方政府都已明文规定,7月1日起,柴油车无论轻型和重型,都必须符合国四排放标准,且国三车不予销售和上牌,并对不符合国四排放标准的外省市机动车辆,不予办理转入手续。
可见,已经明确要求实施国四排放的各地政府,对于实施国四排放的决心非常大。
而一直备受大家关注的油品问题,此时也传来捷报。据《第一财经》报道,中石化集团6月17日表示,随着最后一家炼厂的普通柴油按新标准出厂,其生产的柴油全部达到国三标准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升级任务。
即使,工信部迟迟未下发取消国三车型公告的通知,但面对治污减霾的急迫性、油品的提前升级、中央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等诸多现实,当前实施国四排放,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如无意外,“一推再推”的局面不会再现,在7月1日按时实施国四排放标准已是大势所趋。
欧系轻客陷入两难困局技术改善或可破解
在国四按时实施的大势所趋之下,发动机普遍采用EGR后处理技术的欧系轻客企业陷入“两难”困局:一方面是,采用EGR技术的国四车无法耐受当前的国三标准柴油;另一方面是,国四按期实施,厂家又必须要开始销售国四车。
应对国四排放标准时,虽然国内大部分商用车厂家都选择了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路线,但国内大部分欧系轻客厂家,却选择了EGR(废气再循环)技术路线。
因为针对国内尿素供应不足的现状,EGR技术路线显现出一些优势。由于它对尿素加注站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因此,国内的EGR与SCR技术一直是共存的。
但此时,摆在欧系轻客企业面前的难题是:国四排放按时实施后,属于EGR后处理技术的国四车,不同于SCR技术的国四车,无法耐受国三标准的油品。而前不久,中石化才宣称,提前完成国三标准柴油的升级,国四标准柴油的供应还遥遥无期。
在这些市场主流的欧系轻客品牌中,各家采用的动力技术基本都属于EGR技术路线,只有上汽大通这位市场“后来者”,升级了EDC并对供油系统及燃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善并经过大量实验,可耐受国三标准油品(350PPM),也成为这场欧系轻客“两难”困局中的唯一破局者。
长线考虑应购国四车减少后顾之忧
面对国四排放政策必将实施的大势,欧系轻客用户又应如何抉择?或许,顺势而为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用户从车辆的长期使用角度考虑的话,应该选择购买国四车型。因为未来的审验、过户、报废等等都可能与排放水平挂钩。现在购买国四车,可能多花一点钱,但是既能为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出一份力,又能避免以后的诸多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在多地出台的国四实施管理办法中,都明确了,实施国四后,当地车辆的上牌、过户等手续中,要求车辆必须达到国四排放标准。
尽管不少经销商打起政策“擦边球”,对于大限之前的国三车提前开票,然后继续在下半年抛售。但作为用户,不能从短期“可否上牌”来考虑。
因为车辆的报废期长达8年、10年,用户必须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认真考虑。由于国四排放政策,还牵涉到二手车过户、迁入与迁出等问题,一旦现在采购国三车,以后用户或许会面临二手车无法销出、无法过户等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如果说,用户担心目前国内的油品问题,那么,像上汽大通这类经过优化的国四车,是完成可以耐受含硫量在350PPM以下的国三标准柴油。
因此,以上汽大通为代表的欧系轻客产品,不仅有同步世界的先进技术,在排放水平上也领先一步,未来势必会成为淘汰产品的替代品,市场份额随着排放要求的提高,进而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