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重卡企业以自主品牌为主
本届北京车展的商用车展场上,少了许多往日大赚眼球的进口重卡的身影:斯堪尼亚、沃尔沃、奔驰、纳威司达、达夫、日产柴、雷诺等往年频频出现在北京国际车展和上海国际车展上的进口卡车,这次统统缺席。国际品牌的缺席,让人们感觉少了很多看点。仅有四川现代展出了现代品牌的重卡和中客车型。


进口卡车不参加北京车展,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中国市场,相反,他们只不过是换了种推广传播的方式。由于北京车展定位于国际车展,其展品主要是轿车,观众也大多数是冲着轿车来的,所以进口卡车展出的效果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反而成了国内竞品厂家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的榜样,拿着卷尺等测绘工具来“看车”的人太多了。
国内重卡企业中,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上依红、江淮、北奔、大运重卡、五征奥驰等北京车展的常客这次仍然继续以较大的参展规模到场。而中国重汽、陕汽、华菱、东风柳汽、东风股份等北京车展的老朋友,这次却选择了缺席。据了解,这些企业并非是没有新产品,而是采用了其他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新产品。新车型巡展、举行有意向型的用户座谈会,这些都是贴近一线,能够直接拉动销售的宣传方式。车展,只是宣传的方式之一。
大运重卡
北奔重卡——V3HT
上汽依维柯红岩重卡——杰狮.畅途版
本次北京车展,到场的客车非常少。较大规模的仅仅有微客、轻客等领域的商用车企业。寥寥无几的几辆大客车也是随着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商用车、福田汽车集团等以凑份子的形式参展的。客车企业明显对北京车展不热衷。


客车企业不参加北京国际车展,也是由客车企业的销售模式所决定的。客车主要是直销,不针对具体的乘客,或者说普通的乘客没有对客车的购买决策权。加上这两年客车整体市场的不景气,也让客车企业少了参加北京车展的动力。
参展的房车企业明显增多
本次北京车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参展的房车企业明显增多,除了本土的以外,还有很多境外的房车企业参展。展出的产品也多以中高端车型为主。这显示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休闲娱乐呈现出多样性。
福田拓路者房车
由原来的跟团游,发展到自驾游。而仅仅开轿车自驾游,仍然存在很多约束。只有驾驶房车自驾游,才能真正享受到旅游的自由和舒适。
微车呈现出商用和乘用的差异化局面
微车市场,是商用车市场中首先开始大幅度下滑的细分车型市场,也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微车市场前几位的企业均采取不同方式突围,争取更有利的市场位置。
据观察,几个微车企业的展台声势浩大,一点也不“微”。在看似同样热闹的展台中,细细品味,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色产品和发展方向。东风小康主打“商用”,其突出体现的是微车的运营、经营。开展“寻找100名东风小康老用户”的活动,体现东风小康让用户发家致富的故事。其展出的柴油动力厢式大微货、流动售卖车等,也都是主要用于商用领域。
东风小康——C36
长安商用车则主打新能源、电动和“乘用”概念。其推出一系列侧重乘用的产品,涵盖小型MPV等多种乘用车。而微车老大上汽通用五菱则干脆没有展出传统意义上的微车产品,其展品以宝骏轿车、宝骏MPV、和五菱宏光S等小型MPV为主。一方面是其不看好传统的微车市场,对自身在传统微车市场的优势地位比较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对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广阔的小型化MPV充满憧憬,希望跳出行业价格战的泥沼,在蓝海市场闯出一片天来。
版权声明:此文为商用车之家原创,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