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配件 » 其它 » 正文

零部件产业将迎新机遇 市场开放力度逐渐扩大

商用车之家讯:国家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不断放宽外资准入,在关键零部件领域,鼓励投资项目越来越细化。作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指导纲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在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对外公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导目录》),自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


       从2004年到2015年,十年来,《指导目录》先后修订了四次。对比四次修订版本,记者发现国家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不断放宽外资准入,在关键零部件领域,鼓励投资项目越来越细化。作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指导纲领,《指导目录》在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零部件产业将迎新机遇 市场开放力度逐渐扩大


十年变化有三


       翻阅《指导目录》2004年版、2007年版、2011年版、2015年版,记者发现十年间变化主要有三条。


       一是鼓励投资项目总数增多,放宽外资准入。经过4次修订,《指导目录》减少了对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投资限制。在鼓励投资项目上,2004年零部件产业总条目为7条,自2007年起鼓励投资项目增加至16条,2011年与2015年虽然条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各条目涉及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越来越细化。在限制投资项目与禁止投资项目上,通过减少条目增大开放力度。如2004年限制投资项目有3条,2007年减少至1条,2011年与2015年则完全放开。


       二是减少“限于合资、合作”规定,转变外资管理方式。《指导目录》自2007年起,在鼓励投资项目上,对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设置有限制合资、合作的规定。但此项规定也在逐年放开。2007年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中限制合资、合作的条目是3条,2011年此类别减少至2条,2015年此类别仅剩1条。


       三是零部件各个细分领域鼓励投资项目增多,更加细化、更有针对性。在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技术方面表现为,技术条目增多且全部放开,没有设置股比限制;汽车电子开发方面,高科技电子集成技术、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技术等开放力度加大;发动机制造方面,对更多前沿技术放开限制,其中,汽油发动机升功率限制由不低于50KW修订为不低于70KW;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从无到有,而且在关键核心电池设有股比限制,要求外资比例不超过50%;可回收再生项目逐步增多,体现国家鼓励外资带动零部件产业朝着绿色、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放开市场是必然趋势


       与整车50∶50的股比限制相比,汽车零部件领域除新能源汽车在能量型动力电池上设置了相同限制之外,其余条目一概不设限,而且开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开放条目越来越多说明与外资零部件相比,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依然相对滞后,需要不断学习外来技术缩短与国际零部件企业的差距。那么,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鼓励外商投资上不断放开且越来越细化是否是必然趋势?是否应该设股比限制以保护自主零部件企业?从采访来看,大部分人肯定了越来越细化是必然趋势,但却不认同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股比限制。


       江苏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陈玉金表示,零部件行业对外资准入限制减少是必然趋势,在自动变速器技术、电控技术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我国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非常薄弱。即使在合资企业中,外资对关键性技术的垄断导致中方不管是在技术、人员培育方面都学不到经验,能学到的也只是部分过时的技术。“可以说市场开放的程度决定了中方企业能够学习的程度,所以只有不断地放宽条目限制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创造学习机会,企业破釜沉舟靠自身努力发展才能不断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靠国家保护,温室下长不出参天大树。”陈玉金说。“《指导目录》更加细化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合时宜的。”北京海纳川航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皮宇宝表示,随着整车开发周期的缩短,汽车电子等关键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加快,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不设股比限制给自主零部件企业创造了成长的机会。


       此外在采访中,还有人认为针对零部件产业进行股比限制的最佳时期已过,外方控制中方企业的局面无法扭转,即使现在限制也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惟有靠企业自己努力才有可能打好翻身仗。“WTO开放之初,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当时是设置股比限制的最佳时期。现在跨国公司已经大量占领中国市场,市场已经失去。在高端技术领域,我国零部件企业也无法与之抗衡,想通过股比限制扭转局面是天方夜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过股比限制保护自主品牌企业是行不通的。从当前局势来看,我们只能接受在开放中竞争。”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裘敏勇表示,“即使限制股比,外资也有办法规避。何况市场不放开,技术也无法引进,企业更谈不上在对外开放中学习前沿技术。”


主动出击打好翻身仗


       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在给零部件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那么自主零部件企业又该如何防止外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呢?“实际上,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零部件已经处于被控制的情况。”裘敏勇说,但我们仍要努力创造条件、主动为自己创造突破和发展的机会。


       裘敏勇认为,国外的整零关系是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关系,整车对本土零部件企会优先保护。我国的整零关系也应如此,政府应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促进整零关系协调发展,制定保险机制打消整车厂与消费者对自主零部件产品质量的顾虑,鼓励市场优先选择自主品牌零部件产品。


       此外,另有一位业内人士提出,国内零部件企业应该真正实现联合发展,如同国际零部件企业一样,在行业内形成稳定的寡头竞争格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与国际零部件企业相抗衡的竞争优势。企业自身则要学习外资企业适时根据发展情况调整发展战略,剥离非核心业务,通过兼并重组扩大核心业务,集中发展优势资源。如此,才能打好翻身仗。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