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零部件核心技术缺失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痛”。汽车行业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永远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当前我国乘用车产业技术空心化情况已非常严重。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自主ABS的市场占有率不到4%,乘用车电控喷油系统100%依赖进口,乘用车自动变速器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99%,乘用车增压器95%需要进口。
与乘用车相比,我国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的发展稍令人宽慰。一是在中国发展得好的商用车企业基本都是自主品牌,进口商用车和合资商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二是本土商用车企业绝大多数零部件配套来自自配或采购其他自主品牌,如华菱汽车大多数零部件来自自主品牌企业。
然而,近几年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的压力下,国家加快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商用车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原有的配套模式开始发生改变,外资零部件开始“入侵”商用车领域。
首先,由于技术升级的需要,商用车企业加快了与国外品牌合资合作的步伐。如近两年重汽、东风、福田、陕汽等商用车企业都陆续搞起了合资品牌,欲借外力进行产品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合资品牌的零部件采购多数由外方说了算。
其次,为满足国四、国五排放标准,商用车企业及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需要技术含量更高的供应商,但在高压共轨和排放后处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上,自主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严重缺失,使很多商用车发动机企业只能选择博世、德尔福等外资供应商。
再次,产品升级倒逼商用车走高端化路线。高端化不仅体现在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上,还需要其他零部件与之相匹配。因此,产品逐步走向高端化的自主商用车品牌越来越多地开始配套外资零部件。
前不久,笔者了解到,辉门公司今年已得到为锡柴、玉柴、潍柴、重汽等国内多数发动机企业点火系统配套的订单,其中新增玉柴的订单就是从康明斯手中抢到的。目前点火系统这一零部件配套基本由外资企业主导,很少有自主品牌能够参与共中。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商用车的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市场的竞争已经集中在外资零部件企业之间,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被边缘化了。
“中国制造”在关键技术上绝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自主零部件企业应该奋起直追,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切莫让乘用车产业技术空心化的悲剧在商用车上重演。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