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时光、情感、事物,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习惯下的因循道教,一味的墨守成规,难免成为时代的弃儿。法古循常不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任何机会,审时度势通达“变形易色”才是保有生机的利器。在柴油发动机领域砥砺笃行十余年后,向来持重的上海日野针对2015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市场做出了相应调整,呈现其对发动机领域的新主张。
前不久举办的2015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展上,上海日野展出了P11C和J08E两款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国四柴油发动机产品——P11C-VK和J08E-VK。其中,P11C-VK采用增压中冷方式,排量10.52L;J08E-VK,排量7.68L,同样采用增压中冷的进气方式,具有较高的轻量化水平。这两款发动机在国内的工程机械、中重型商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等细分市场领域有广泛应用,主要合作企业包括三一重工、徐工、华菱星马、宇通、金龙和上海华建等国内主流商用车品牌。
上海日野方面透露,针对近年来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发动机产品采购成本相对较高等情况,计划在今年内推出更具经济性的新款发动机产品;同时,针对当下受市场青睐的气体机市场,上海日野在近年内也有推出相应天然气机型的计划。2015年间,上海日野还计划加大拓展海外市场力度。
专心于提供高品质的发动机产品,专注于柴油发动机制造,全力以赴帮助顾客获得成功,是上海日野多年来的生产追求。在利益充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冷静和理性,使得上海日野的发展步伐不急不缓,既保证了对市场的充分审视,也坚持了精准定位的特色之路。重卡的作业工况普遍恶劣而复杂,优良的发动机是重卡性能的集中体现。上海日野发动机正是凭着优异的品质逐渐赢得口碑流传,赢得柴油机市场青睐。
只是“春色无情容易去”,“新常态”中,受经济增速下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从而导致配套供应市场一片惨淡,柴油发动机市场整体下降明显。
过去的2014年,以中高端柴油发动机享誉的上海日野发动机没能独善其身,累计销售1万多台。相对于2011年大约1.5万台的销量,尽管依然在市场占比方面保有优势,上海日野在日益严峻的市场考验中也不得不有所调整。
对于发动机制造企业来说,产品优势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依常理,丰富的产品系列是抢占市场的基础,而上海日野自2005年发展至今只有2个系列的产品,即:适用于中重卡和大中型客车的P11C系列、J08E系列(J05E系列适用于工程机械配套)。仅就数量而言,上海日野确实没有优势可言。然而,在2005年推出P11C系列发动机后短时间内赢得市场,有其“国内第一款国3重型柴油机”的特殊因素,关键还在于“百万公里无大修、故障率低、更加省油”的优良技术品质支撑。实际生产中,完全依据日野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包括柴油机零件加工、柴油机装配、出厂试验及涂装。为确保发动机核心零件品质,从日本进口主要元件的同时,上海日野坚持自制加工机体、缸盖、凸轮轴和曲轴5大关键(5C)零部件。很长一段时期,P11C系列发动机的生产能力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为了保证品质的无奈之举。在未来的调整中,对品质的保证显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市场需求旺盛时甘于“墨守成规”,市场振荡剧烈时却做出调整,上海日野的战略暗合《孙子兵法》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因为产品线相对简捷,在外界看来,上海日野是一家十余年来鲜有变化的公司,实际情况则不然。上海日野在2005年推出第一台P11C发动机后就一直在成长,在变化。2005年至2009年,上海日野的发动机销售实现了从“零”到1万台的突破。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海日野于2012年召开了首届全国服务年会,将售后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在不断增加服务站,加强技术培训的同时,上海日野还在全国范围内兴建配件库,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重庆、武汉、西安等为中心的配件中心库,销售和服务网点也从最初的23家配件,逐步发展到183家,基本形成了实现快速响应用户服务需求的网络。“顾客第一,服务无止境”,上海日野力求让用户买到发动机的同时享受到最满意的售后服务,使用户买得称心,看得舒心,用得放心。
“起步晚,规模小”曾经是上海日野的天然劣势,上海日野多年来对此也从不讳言,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全新的“零服务”理念,以保证车辆“零故障”成为其考量自身服务水准的一把标尺。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专注于优异的产品品质和出色的服务中,上海日野发动机呈现了第一个精彩十年。然而,就像苏格拉底所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由专一的柴油发动机“特色制造”到逐渐丰富产品系列,由抢占高端市场到兼顾中端市场并计划开拓国际市场,是上海日野由“小而专”的制造商向国际制造商转身的开始。而今的上海日野发动机已经告别了初长时的青涩,中国的发动机市场也呈现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在已经占有高端柴油发动机市场一定份额的情况下,开始倾力更具经济性的产品和天然气机的“新主张”能否助力上海日野从中端市场中切下更大块“奶酪”,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