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客车 » 市场分析 » 正文

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

商用车之家讯: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期。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随着鼓励政策的不断跟进,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将持续高速增长,预期销量或将超过70万辆。在高增长繁荣的市场环境下,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更关注“数字的背后”,谨慎前行。

——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期。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随着鼓励政策的不断跟进,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将持续高速增长,预期销量或将超过70万辆。在高增长繁荣的市场环境下,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更关注“数字的背后”,谨慎前行。


工信部:1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近10万辆 全年产量达37.9万辆


        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98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量暴增,月度产量逼近6万辆,大幅超过纯电动乘用车,占比攀升至58%,全年累计产量也与纯电动乘用车基本持平,两者占比分别为38%和39%。


        从细分市场看,12月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57万辆,同比增长114%,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05万辆,同比增长2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5.78万辆,同比增长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5,725辆,同比增长51%。


        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前六批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生产9.18万辆,占12月产量的92%。


        从累计产量方面看,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


中汽协: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3万辆 增3.4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838辆和83,610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


        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2,172辆和146,719量,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3倍;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2,608辆和60,663辆,同比均增长2.5倍。


        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2,461辆和100,763辆,同比分别增长10.4倍和10.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230辆和22,947辆,同比增长91.1%和88.8%。


        新能源汽车实现高速增长。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3.11万辆,相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40%。


两种统计数据差异的原因


        关于中汽协和工信部统计数据的差异,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杨首次给予回应。他表示,目前协会对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的统计还不完全,但在协会统计范围内的车企与工信部统计的出厂合格证数据基本一致。导致两个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十几家汽车改装厂并不是按照月度产销量上报,而是年度上报。这部分厂家被中汽协遗漏的销量在2万辆以上。


市场逆袭的原因


       被业内普遍唱衰的“2015年累计50万辆”的新能源车产销目标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政策的强力刺激下,竟然接近完成。如此高速增长的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肯定是创造了历史记录。2015年新能源汽车光鲜的市场数据背后,离不开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政策!无疑,国家、地方多重补贴在其背后发挥着推动作用。政策恰似一个神奇的杠杆,有时能够橇动整个市场。


       从量上看,国内新能源已经走入既定轨道,但新能源的私人购买程度依然不够高,销量背后的最大推手依然是补贴。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私人购买的大概只占据50%甚至不到的比例,在北京、上海等限牌城市,私人购买比例较大,而在不限牌的推广城市,新能源车最终多数进入了分时租赁、新能源租赁公司以及政府、公共用车领域。由于分时租赁的订单是规模化订单,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投入使用后的运维成本,都较碎片化的私人订单更加轻松。因此,包括北汽、上汽、吉利等新能源生产企业,在推广过程中,都将分时租赁或者是微公交这样的项目作为一个重点的方向。


       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起步市场晚于美国等市场,2012、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在1.3万辆和1.7万辆左右,但在2014年销量历史性的达到了7.5万辆。在政策的刺激下,2014年比亚迪和吉利旗下的康迪电动汽车双双进入全球销量前十排行榜。而在2015年,众泰汽车以2.45万辆的销量也顺利跻身榜单之上。


       虽然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依赖政府补贴,但中国政府表现出来的“激进”程度完全超越其余国家。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新能源市场的补贴已经超过百亿元。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包括最近的韩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也有很多的政策。但是比较起来,中国的政策无论是从产业发展、从创新的角度、从用户的角度,还是从充电服务设施的各个方面,该有的政策都有。补贴也造就了一些行业乱象,有原来生产低速电动汽车的生产企业为享受补贴,通过“换马甲”的方式,与整车企业进行合作,提高车辆指导价以享受补贴,而消费者扣除补贴到手后的价格远高于之前的市场售价。在商用车领域,由于高额补贴的存在,比如客车,最高补贴可以达到100万元,以至于有的车型享受到的补贴价格完全可以抵消车的售价,实现“零成本”购车。


       从2015年新能源车的公告目录上看,新能源车的产品目录达到1,857个,净增1,244个,增长了2倍有余。2015年申报新能源车型公告目录的160家企业中,专用车企业达到99家、客车企业达到77家,而乘用车仅有24家。一些之前闻所未闻的企业也进入目录申报企业之中,之所以大量企业涌入分食蛋糕,是因为这一市场依赖于补贴确实有利可图。


未来市场仍将繁荣 车企须谨慎前行


       从目前中国相关政策的推进力度,以及各个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摩拳擦掌的劲头来看,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很有可能呈现更高的增长繁荣。不过,繁荣并不一定就带来激动,有时候甚至会带来烦扰,而非理性的暂时繁荣,一定会带来长期的危机,众车企应更关注“数字的背后”。


       在传统汽车市场上,一些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曾经出现过过快增长带来的市场隐患。但是,随着市场过快的增长,汽车企业往往会因为太过于重视销售端的开发,而忽略了汽车品质的管理。但是,产品品质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将会损害到这个品牌的形象,最终使得这些品牌销量大跌。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恰恰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问题可能远远比传统汽车市场繁荣时要严重得多。当然,现在就不一定说所有的企业生产的所有的产品都存在问题,只是说隐患可能存在。


       在大量补贴的推动下,产业链配套无法保证,造成新能源车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当前在用及在售的许多车型还是企业生产出的第一代产品,在车辆本身的安全严密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在动力电池上,今年由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急剧爆发,电池产能供不应求,一些不合格的电池产品也被使用到车辆上。


       目前新能源市场上的“虚火”需要引起业内关注。过去一年内,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业内对新能源市场的关注度逐渐从量转移到“质”上面来,包括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空心化”以及动力电池技术受制于人的行业短板成为业内人士频频“预警”的话题。但同时大家也认识到,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解决,需要市场自然淘汰。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一个最佳机会和途径。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中国也有许多技术上的劣势,但是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机会相对要大得多。


       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忽略了产品品质这样一个基础,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在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但是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中国可能会丧失这次得来不易的先机。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把产品品质作为一个战略重心认真实施,只有这样,目前市场中的领先位置才不会被后来的外资品牌所超越。


预期销量或将超过70万辆


       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期。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跨行业资源整合。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充电桩补贴等利好政策刺激下,相关的汽车主机厂、充电设施运营商、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汽车服务供应商等在研发核心技术的同时,也正在进行规模性扩张,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的不断跟进,未来市场将有大的提升。


       2016年国务院禁止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购政策,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或许能够拉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加之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新标准的完善和落实,2016年预计新能源汽车将持续高速增长,预期销量或将超过70万辆。


       配套设施等短板的补足,无疑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具潜力的增长空间。不过,在新政策汇聚而成的全新市场氛围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一次新的洗牌。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