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用车资讯 » 热点关注 » 正文

看后会流泪!卡车司机的辉煌与没落都是因为它

商用车之家讯:“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而“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正是对当时卡车司机工作的描述。《平凡的世界》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如今, 市场准入门槛低,所需技能简单,很多货车司机找不到别的方式就业,只能开货车,致使恶性竞争激烈。这是卡车司机生存状况艰难的根源之一。

——欢迎到访! 专业商用车网络媒体 为您服务



       在我国,卡车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卡车司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倡导卡车司机文化建设。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和支持卡车司机的工作,卡车运输这一行业也能变得更加自律自控、节能高效、受人尊重。那么民众是如何看待卡车司机这个行业呢?


90年代之前的卡车司机行业


       从建国起直至上世纪 90 年代,卡车司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普通人看来,卡车司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报酬丰厚、家境富足。


卡车司机-1.jpg

 

      “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书中的李向前是陕北原西县运输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而“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正是对当时卡车司机工作的描述。《平凡的世界》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 


卡车司机-2.jpg


卡车司机-3.jpg

 

       卡车司机在当年为何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就业岗位?卡车司机成为抢手的职业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分不开。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有运输部门,有的运输部门是政府机构参与运营的,普通人家的子弟很难进入运输部门,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卡车司机自然成为“高人一等”的就业岗位。


 卡车司机-4.jpg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极为严苛,人口流动和人口迁徙被严厉控制,农村人口要一辈子守着田地种庄稼,而城市人口则一辈子守着工厂做工,绝大部分的人一生都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极少有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在被局限于狭小生存空间的人们的想像中,列车司机、卡车司机就成了一个可以走南闯北,见识各地不同风俗习惯的有趣职业。


卡车司机-5.jpg


卡车司机-6.jpg

 

       汽车在当时是稀罕物品,即便是在大城市,汽车也只是极少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私家车这一说法,不论是军队的吉普车,还是供政府高级官员乘坐的轿车,亦或是用于运输的大卡车,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同样富有神秘的色彩。 


如今的卡车司机行业


       卡车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品,卡车运输是“高人一等”的有趣职业,卡车司机是走南闯北、见识广阔的社会群体,这种带有明显历史印记的职业描述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卡车所形成的基本印象。这种形成于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职业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卡车司机-7.jpg


卡车司机-8.jpg

 

       改革开放以前,卡车运输要么是国营的,要么是政府控制的,但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买卡车的越来越多。现在购买卡车的 90%以上都是散户,散户购买卡车之后很多都是挂靠在一家运输公司跑车。个体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迫于市场和政策的压力,个体散户自然倾向于超载、超速,依靠多拉快跑,实现增收增效。


民众对卡车司机的看法


       不少市民提起卡车就色变,因为太多的网络新闻去报道卡车相关的车祸事件,然而这些事故无不带来了惨重的伤亡。甚至提出“远离大货车”的口号,让卡车司机们不禁辛酸,没有了当年的骄傲,满是无处诉说的苦水。


 卡车司机-9.jpg


       似乎卡车司机真没有办法为自己申诉,关于车祸事故这是无法避免的,卡车司机能做的就是提升驾驶技能,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以渣土车司机为例,渣土车司机的生活状态是,忙时可以两天不睡觉,闲时可以一觉睡两天,渣土车司机完全是一个拿青春和身体去换钱的行业。建筑公司按趟给渣土车司机发工资,在这种工资制度下,司机自然倾向于快跑快拉。


卡车司机-10.jpg


       一位网友说:“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油耗制度,省出的燃油按油价折合在工资里边发放,多耗费的燃油则要按油价从工资里边扣除。” 这种制度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司机倾向于在最经济、最节油的区间内驾驶车辆。按照常识来看,重型货车的燃油经济运行速度区间为发动机转速在 1500 转/分上下,车速在 60~80 公里/小时。60 公里每小时的行驶速度对于小汽车来说并不算太快的车速,但对于重型卡车来说,却是一个不慢的速度。相当一部分渣土车的作业区间都在城区的夜间,渣土车的庞大身躯本来就不能给市民带来什么好的印象,快速行驶的渣土车更会给市民带来安全方面的担忧。


 卡车司机-11.jpg


       相信大部分开车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做法——碰到卡车时一定要让着走,千万别抢着走,因为大部分市民对卡车感到害怕。“不理解”,“害怕”,这些词汇是生活在城市的老百姓对工程卡车(搅拌车、渣土车、大型牵引车)所形成的共同印象。在这种不良印象的支配下,驾驶这些车辆的司机也自然不受人待见。大规模基建和住房建设的开展,导致工程卡车需求量越来越多,普通市民对工程卡车的印象越来越差。 


卡车司机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


       卡车司机生存状况艰难:市场准入门槛低,所需技能简单,很多货车司机找不到别的方式就业,只能开货车,致使恶性竞争激烈。这是卡车司机生存状况艰难的根源之一。

 

卡车司机-12.jpg


       被剥削的对象:恶性压价的市场竞争、雁过拔毛的重重关卡、层层剥皮的行业“潜规则”是行驶在路上卡车人最大的痛点。


卡车司机-13.jpg

 

       卡车司机是个高反差职业,总结起来有五点:


        一是收入不低,地位很低;

       二是好像甲方,其实是乙方;

       三是数量众多,散沙一地;

       四是工作重要,评价不佳;

       五是文化不高,要求很高。


       就卡车司机生存的政策、商业环境来看,从事卡车运输职业,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工作比较累,收入不高;受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油价攀升、过路过桥费高的影响,卡车运输行业利润空间较小,不仅如此,还时常会受到车匪路霸的骚扰。此外,车辆超载与国家治理超载的矛盾客观存在,使卡车运输陷入两难境地;城市限行给卡车司机长途运输带来了不便。但国家制定的一些政策基本上都是公平、合理的,但地方政府在具体公务执行时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卡车用户心理健康。同时,汽车生产厂家对重卡用户基本没有提供什么支持和关爱,且辛苦赚来的利润还要受到管理部门的暴利抽成(纯利润的30%),处于自我奋战的艰难境地。


 卡车司机-14.jpg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卡车司机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呢?卡车司机是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职业,他们承担着繁重的职业压力,漫漫路途上的寂寞难以排解,被职业健康问题所困扰,他们需要关注,他们的从业状况需要改善。开卡车不只是驾驶运输,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面临生活的压迫和行车的风险,卡车人是应该被尊敬的!



       版权声明:此文源自卡车驿站社区,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并保留出处。内容若存有质量疑问请立即与本网联系,商用车之家将尽快处理并予以回应。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