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期间,本报记者对博世柴油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兼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良进行了采访。
对于清洁柴油技术的发展一向乐观的王伟良向记者展望了他对中国发展清洁柴油技术预期——到2015年国内可以解决燃油品质问题,那时可能就是清洁柴油机开始大发展的时期。
此次博世柴油参加中国国际内燃机展的技术与产品主要包括柴油机核心技术的共轨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以及首次在该展会亮相的柴油车辆专业检测设备。
作为本土化生产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此次博世柴油展示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三款共轨系统:包括适用于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CRS1-16和 CRS2-16,以及适用于中重型商用车的CRSN3-18,加上博世为新兴市场量身定制的商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Denoxtronic 6.5以及博世专用的柴油车辆检测设备,可以说博世为即将实施的国四标准已经准备好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谈到汽车节能减排,作为节能的清洁柴油技术迟迟不能在中国普及,而且至今仍然有政府官员还在强调所谓的汽、柴油生产比例问题,王伟良认为,最大的瓶颈仍然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同时他也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和发展的问题,它的实质在于怎么把柴油技术真正做到高端,做到环保与舒适。
“有人认为柴油乘用化的瓶颈不是技术问题,但你不能拿欧洲已经达到的水平来说,认为中国也能迅速达到那样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因为国内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在质量、舒适性等方面还需要完善。”王伟良说。
王伟良表示,柴油乘用化的瓶颈短期看一是油品质量问题,二是油品短缺问题;中长期看,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深入,中国的成品油进口比重实际上已经很高,使用柴油乘用车无非是进口的油品比例怎么调整的问题,国家从整体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增加一些柴油进口的比重并不是没有可能。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王伟良举例说,5年前韩国基本上没有柴油乘用车,以前韩国人也不喜欢柴油乘用车;可是到现在为止,柴油轿车在韩国的比例是25.9%。柴油轿车在三四年的时间内迅速增长,就是因为柴油车优势明显,技术上过关,动力强劲,排放比汽油车好,可以节油30%,这些原因都是很现实的因素,是老百姓能实实在在抓得到的东西。因此他表示,柴油技术的发展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目前欧洲柴油乘用车占百分之七八十,欧洲能达到这个比例是政府有意引导,因为政府觉得利益很大。”说到柴油乘用车在中国的发展,王伟良表示,“柴油乘用车占总体乘用车的20%或25%,这一比例是很现实的。我们一定会按照这个目标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准备。”
近几年来一直在开柴油乘用车的王伟良,能说出不少柴油机优势的例子。他认为,当前是国内企业发展柴油乘用车的绝好机会,一旦现实问题和油品质量问题得到解决,柴油乘用车不需要政府推广就能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