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网 转载】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卡车司机近1300万名,其中很大一部分为个体经营,从事物流运输。然而,由于个体经营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且受货源不稳定、议价能力低以及运载工具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其一些生存现状令人担忧。从生活质量来看,主要表现在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超负荷的工作等。
在今年整个卡车行业形势都不是很好的背景下,卡车需求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个体货运司机的生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高强度工作是常态
老夏是中通物流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司机。与通常所指的司机不同,夏师傅承包了所在公司的一辆东风康明斯153型半挂卡车,为乘用车4S店提供省际运输服务(即轿运车),并从中收取相应佣金。
由于行业内运价普遍偏低,司机收入和每次运载的货物总量密切相关。运载的轿车数量越多,司机收入就越高。在夏师傅看来,要多赚钱,提高运量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因此,对于卡车制造企业而言,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车辆的载物空间,无疑是提高卡车司机生存能力,同时也是提高用户对车辆认可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介绍,轿运车挂车部分通常可分为上下两层。营运证上明确规定:轿运车车辆尺寸不得超过14.98米、车高不得超过4米。这样的“庞然大物”行驶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其安全性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影响重大。因此,对于卡车制造企业而言,卡车操控的灵活性,尤其是调头的便捷性,以及制动的安全性等,都是卡车运营安全的重要决定因素。
王师傅是夏师傅的同事,从事运输行业已近6年。在其驾驶的轿运车里,司机驾驶座后方设有一张长约1.9米,宽约0.6米的“小床”。这是其用作休息的“生命之床”。据王师傅介绍,卡车司机通常不会雇他人协助开车。因为单是雇成熟司机每月就至少要花掉5000元,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下很难负担得起。而新手司机起价虽低(2000-3000元不等),但总有点令人不放心。因此,从每一次独自启程开始,司机就走向了“前途未知的世界”。
最令人惊心的是,很多司机每天仅有4-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睡眠质量也很难保证。而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夏师傅说,他有一次在驾驶中睡着了,突然被鸣笛音惊醒,猛地跳起来,死死地踩住刹车,才得以从危险边缘逃脱。可见,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对于车辆而言,可靠性面临一大挑战。同时,如何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在主动安全和舒适性上多下工夫
相关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个体货运司机一年中有80%以上的时间在外从事运输,41.4%的重卡用户单次驾驶时间超过9个小时,50%以上的人患有颈椎病和胃病,只有58.9%的人购买了保险。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司机为了提神经常要抽大量的烟,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在出车的情况下,有接近一半的卡车司机一日三餐不能按时保证,且有80.1%的司机选择路边小饭馆就餐,而运输过程中的货场、道路、路边修理店、小饭馆的恶劣环境等也严重影响卡车司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因此,从事卡车运输工作而患相关职业病的人员比例接近40%。
一直以来,受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油价攀升等影响,国内卡车运输行业利润空间较小,个体货运司机收入不高。此外,卡车司机还时常会受到车匪路霸的骚扰。王师傅说,他深夜驾车行驶在湖南界的高速公路上时,就曾多次被“飞来横石”砸碎了前挡风玻璃,有一次更是被石块击中左腹部,淤血于两个星期后方才逐渐褪去。而那块“飞来横石”则是路霸想逼司机停车,试图劫车的工具。这就要求,卡车制造企业在设计时,对于车辆应对突发性的不明伤害要有所考虑,如前挡风玻璃的加厚,尤其是司机驾驶位的防护设施应齐全,以确保司机行车安全。有卡车司机还谈到,城市限行也需要卡车特别是轻卡的排放标准必须提高,否则运输车辆进不了城。
据了解,卡车司机普遍对未来心存“四个期望”:一是职业方面。受职业病缠身的困扰,绝大部分卡车司机认为卡车运输行业不是终身职业,期望在一段时间后能顺利转行。二是产品方面。期望卡车制造企业能够改善车辆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尤其是驾驶室要进行人性化设计,转向系统要灵敏,车斗要重,电器系统要改善等。同时要增强车辆的承载能力,改善配置。三是服务方面。期望提高维修服务的便利性,增加维修网点,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及态度,降低维修费用,配件价格要合理,特别是不能有假货;四是政策方面。期望国家有关部门对运输市场的管理执行统一标准,避免地区差异的存在。
可喜的是,国内已有卡车厂商开始关爱卡车司机,每年都会发动驻国内办事处不定期地向行驶在路上的卡车司机送温暖。如夏季为司机送上一个急救箱,冬季送上暖手宝、棉衣等,并探求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改善卡车司机的生存状态,需要卡车制造企业在车辆设计制造环节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尤其是在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加大投入。
此外,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相关部门在执行公务时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卡车用户的心理健康。要改善与提高中国卡车用户生存状况,还需更多的卡车厂商、社会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参与进来,搭建起一个让司机、厂商、主管机构、道路执法部门等顺畅沟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