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清明节假期第一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安徽省霍山县汽车站,坐上了前往该县某乡镇的农村客运班车。坐下后不到10分钟,这辆约30座的客车就坐满乘客,然而司机并没有发车的意思。“上来嘛,有位置坐的,挤一挤就到了。”这辆车的女售票员在车外卖力地招呼乘客。
“这一放假人就多的不得了,唉,又得坐小板凳。”一名刚上车的乘客看到已经满员的车厢抱怨道。而为了安抚后上车的乘客,女售票员为他们安排了临时座位——事先准备好的小板凳摆放在过道中。透过车窗,记者看到附近几辆农村客运班车如出一辙,甚至有的司机和售票员还在六安、合肥等地发往霍山的车辆入口停靠处“迎接”乘客,而这些车辆明显已经满员。
而在等待发车的过程中,先上车的一些乘客已经按捺不住了,不停地催促司机发车,但是司机却置若罔闻。终于,在车子挤上了40多人时,司机才扭动钥匙发动车子。在“满载”的车辆出站时,颇为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该车站管理人员虽发现车子超载现象严重,但是司机在象征性地“清理”4名乘客和售票员共5人下车后就放行了,而这些下车的乘客随同售票员,跟着汽车行驶方向步行,在距离车站不到十米的地方又再次上车。
而在车辆行驶途中,对路边招手的乘客,司机也是来者不拒,面对少数乘客对超载和等待时间过长的抱怨,司机和售票员均不以为然地表示:“过节不就这样子嘛。”而且他们还解释说,按发车时间班次来说,他们这辆车并不是这个班次,考虑到清明节放假人流量太大,前面的车子都陆续发走了,他们是为了方便乘客,才提前到这个班次发车的。
对于超载、兜客等现象,车上乘客大多表示出“容忍”和“见惯不怪”,“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坐这些农班车,因为都是逢节假日,人多拥挤很平常了。”车上一名大嗓门的乘客说,“今天算是幸运的,到了车站就能坐上车,我去年腊月廿七下午回家,在车站冻了几个小时才挤上车。”
“不坐班车就只能坐出租车了,要图便宜就没别的选择了,”坐在车内过道的王姓乘客告诉记者,在节假日,车站外面的出租车和一些“黑头车”也会出来拉客,不过收费相对较贵,要是遇上雨雪天就是“天价”。“今年春节回家时我和3个人‘拼车’,每人花了300元。”
在收取乘客车费时,车上的售票员向乘客“诉苦”说:“平时载不到什么人,就盼着过节多带点人,只有过节时生意好点。”据她介绍,跑该线路的农班车大约有20多辆,淡季车辆实载率较低,有时一趟只有几个人。“过节时还经常是单向客满,单向空车。”果然,在车辆行驶途中,记者看到相反方向的客车上,还有不少空座位。
与记者邻座的李姓乘客在霍山县直单位上班,他自上大学后就是这趟线路班车的“常客”,他说,这条线路平时的乘客的确不多,平时以在县城上学的学生居多,节假日里除学生外,主要还有打工人员的返乡、外地回来探亲的,近年来又增加了一部分旅游的,所以出现了“平时车好坐,放假车难坐”的现象。
李姓乘客说,“每年也就是节假日回几趟家,回家心切,只好忍一忍,如果看到车子超载你不坐,那么你只好坐下一班,但是只有那么多班车,总不能步行吧。”用他的话说,这个现象很让人“无奈”。当问及是否担心车辆超载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李姓乘客摇摇头,“安全问题倒没怎么考虑,就是希望坐车方便一点,如果能和城里的公交车一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