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中国火了!自从特斯拉宣布将进入中国后,中国各大财经、科技和汽车媒体争相报道这一美国电动车企的“传奇经历”,甚至有人宣扬,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未来应该向特斯拉学习,“特斯拉是中国的‘榜样’!”
然而,在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看来,特斯拉并不传奇,也不神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陈:“用十万美金‘砸出来’的电动汽车,何来传奇?在电动汽车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一切,不要盲目跟风。”
汽车商报:据了解,特斯拉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是松下的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和我国目前一些电动汽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之间有什么不同?
王子冬:松下生产的三元锂电池在充放电性能和续航能力上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但是和磷酸铁锂电池相比,稳定性较差。特斯拉之所以使用松下的三元锂电池,原因是松下拥有特斯拉的股份,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供应商关系。在这里定义哪种电池更适合用于电动汽车是不准确的,关键是看车企追求的是续航能力还是安全稳定。
汽车商报:据了解,特斯拉的动力系统由将近6831节小电池组成,而且就目前来看,电控技术是特斯拉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在您看来,特斯拉的电控技术优势究竟体现在哪?
王子冬:我认为一些媒体对于特斯拉的宣传有些偏颇。据我了解,国际上车载电池在安全性能上都有相关的检测标准,但是特斯拉没有。目前好多人都在说特斯拉的车还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这不代表他没有安全隐患。媒体不应过早地评判,要依据标准来说话。
另外我要说的是,10万美金造出的一款电动汽车,技术优良是肯定的,这没有什么稀奇之处。
汽车商报: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电池技术处于什么水平?
王子冬:和国际相比,我们的电池水平差距太大了。我们国家目前接近90%的电池企业至今仍是手工组装生产,和国外相比,我们的技术太落后了。据我了解,目前我国掌握车载电池研发核心技术的人员不超过5个人。
汽车商报:在前不久,上海一家车载锂电池厂因为当地群众的反对被迫退出,原因是老百姓担心污染,那么锂电池生产是否会污染环境?
王子冬:这件事情我有所了解。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提高应该说是值得认可的。这家企业曾经邀请我去阐明电池生产不存在污染,我没有答应。原因是目前全球电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把一些油性正极材料换成水性材料了。虽然油性材料回收技术已经成熟,但是也有一定的污染隐患。据我所知,今年年初广东的一家电池企业就是因为没有控制好电池正极油性材料回收,引起了爆炸,造成当地的污染。
汽车商报:目前一些行业人士提出,铅酸电池由于存在环境污染的隐患,不应提倡,相比之下,锂电池更为环保。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
王子冬: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我认为无论是哪种电池,就当前来看,我国的技术都还比较落后。相比锂电池,铅酸电池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回收技术也较容易控制。所以我觉得谁更环保的问题不应去比较,而是要看技术的完善程度。
汽车商报:目前我国锂电池生产厂家日益增多,甚至有传言称,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度。但是也有人担心,在电动汽车产业处于起步的当今,车载锂电池的过度开发将会步光伏产业后尘,形成产能过剩。对于这种担忧,您觉得是否有必要?
王子冬:对于车载电池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不担心。我一直认为,我国目前符合标准的车载电池产量很小,大部分企业生产的电池都不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是不会有厂家认可的,也就不能计算在车载电池产能里。
我国的锂电池企业的准入门槛很低,而且很多企业看中了政府对于电动汽车的扶持,所以人人都盯着这块“唐僧肉”,但是车载电池在电池领域里的技术要求最为严格,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汽车商报:关于我国未来在动力电池的发展,您觉得政府应该怎样制定鼓励政策?
王子冬:鼓励是一方面,也要做出一些强制措施来。目前我国大型整车企业尤其是国有车企,在汽车节能减排上担负的责任和其获得的政府扶持不成正比。国有车企满足于合资带来的丰厚利润,不愿投资去开发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领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国应该对这些车企进行限制,例如每开发三款传统燃油汽车必须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否则就对其进行处罚或限制等等。
我要说的是,在新能源领域,政府只能把握大政方针,不要事事插手,更不能搞“遍地开花”,一定要坚持“四有”,即有限制、有鼓励、有标准、有处罚,真正使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做大做精。
汽车商报: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电动汽车行业鱼龙混杂争相进入的另一大原因是企业盯着政府的补贴不放,都希望借电动汽车和电池要补贴、要地。这种说法您觉得是否有一定的道理?
王子冬:政府的补贴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十城千辆,在制定时的初衷是十个城市每年销售1000辆纯电动汽车,3年拥有3万辆,但是目前远远超过了十个城市的范围,但是销量却很惨淡,这是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不能说这是错误。
还要指出的是,我国3年的补贴政策我认为太短了,没有一个企业会真正地投入资金去研发技术的。换句话说,3年的时间厂区都难以建设完毕,从哪儿去谈技术?万一三年后补贴取消,这些企业如何存活?这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