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是不是宜居典范对于中国的城镇居民至关重要。中国正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城市化,校正超大街区会给全球环境带来机遇。若干得好,中国的城市就能给可持续城市发展树立新样板,帮助稳定世界气候。
文章说,现代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由宽阔的马路和超大街区构成:500平米的单一用途住宅。继续这种发展模式只会导致未来的中国城市必定出现交通拥堵和愈加严重的空气污染。
基于宽阔马路的策略居然会导致交通拥堵,这有点违反直觉,但超大街区模式迫使人们依赖开车出行,全部涌入为数不多的几条主干道。超大街区通常不提供较小的连接路线。由于没有二级公路,所有车辆都汇集到仅有的几条大路上。非常宽阔的马路很快变得拥挤不堪,致使即便人口并不密集的区域也出现交通瘫痪。
文章称,中国领导层深知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正以言行和资源支持可持续的城市化。这不是痛苦的协调,这些解决办法对经济和环境都有利。在可持续的城市,许多传统的中国城市设计特点和新兴的国际优秀方法会和谐地融为一体。中国各地的项目已经展示了可持续城市样板的优秀方法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实际好处。
超大街区的解决办法是混合用途和公交便利的开发项目,以公共交通为城市主力。这种城市交通网络遍布小街小巷、自行车道和几条对应设置的主干单行道,它们会真正让交通流动起来。在这个城市网络中,步行和骑自行车短途出行是一种享受,优质的公交系统舒适、干净、便捷。
“快速公交”(BRT)是公交领域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方案。BRT系统建成快,建设成本低,速度堪比地铁。BRT的建设成本比地铁系统要低90%至95%,不过,它们一旦建成就必须积极维护和运营。广州BRT系统在9个月内建成,每天的客流量达到80万人次,超过城市轨道交通。广州BRT系统开通后,公交车平均时速从15公里左右提高到22公里左右,总体交通速度平均提高了15%。地铁适用于面积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城市,而BRT在大多数地方都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可选择方案。
各种商业、零售和居住区设计使步行变得更有趣、愉快和便捷。由于周边有更多商品和服务,混合用途开发项目带来易获取性。这种近在咫尺的商品和服务可获取性意味着人们可以步行去购物、就餐和娱乐,开车出行量大大减少。混合用途街区和减少开车出行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公认信条。
文章指出,城市发展的另一个宝贵经验是,修建更多、更大的马路并非解决交通拥堵之道。在一个已然受到道路堵塞困扰的汽车大城市,如果开车出行更方便,那就总会有更多的人乐于开车出行。一有新的道路容量,就会有新的司机上路。城市规划者将这个随时准备上马路的人群称为“潜在需求”。
美国面临类似的拥堵问题,正逐渐采取这些相同解决办法。可惜,美国的唯一选择是以更大代价重建城市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合理建设。但向公共交通、适于步行、密集居住和混合用途发展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日益减少开车出行,城市中心适于步行的混合用途区域逐渐成为最令人心仪的街区——房价就是证明。
这些转变在年轻人当中最为显著。以加利福尼亚为例,这个州以热爱汽车著称,如今在全州范围内实施英明的发展计划,推行的正是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该州最大城市洛杉矶曾经是全美最依赖汽车的城市,现正迅速建设公共交通系统。
文章认为,中国应当从美国的经历和失误中吸取教训。中国的挑战是要趁着当前的发展势头,顺应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与范围大力实行这些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