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论坛热贴 » 正文

汽车配套胎、替换胎质量居然不统一

商用车之家讯:  据悉,通用汽车正在全球召回超过2.7万辆凯迪拉克SUV,主要原因是汽车车轮存在脱落隐患。目前已经涉及在华汽车2000

  据悉,通用汽车正在全球召回超过2.7万辆凯迪拉克SUV,主要原因是汽车车轮存在脱落隐患。目前已经涉及在华汽车2000余辆。


  2013年以来,国内“栽”在轮子上的汽车企业不在少数,车主的各种投诉常常见诸媒体。据统计,仅5月上旬,就有长安铃木、北京现代、别克凯越、北汽福田、全球鹰等多个汽车品牌因轮胎问题遭到投诉,投诉原因包括鼓包、爆胎、非正常磨损等。


  然而,现状却是:“任你百般投诉,我自岿然不动。”汽车商一般对这类投诉的处理方式有两个:一是告诉车主:你的轮胎已过质保期;二是对于仍在保修期的车主说:你的轮胎问题是使用不当造成的,无法赔付。


  配套胎和替换胎质量不统一?


  以上所列投诉案例,均涉及车辆原配套轮胎。那么,缘何如此多的配套胎遭诟病?


  这或许可以从“本是同根生,质量有差异”说起。据透露,很多轮胎厂家提供的配套胎和替换胎,即便是同一型号,质量也有所差异。


  前不久,记者询问某国产轮胎企业的技术人员,给汽车企业配套的轮胎和拿到市场上去卖的替换胎,质量和技术标准是否相同。该技术人员的回答是:“肯定不一样。”然后便讳莫如深。


  编辑此后向多家轮胎企业询问此事,但受访人大多含糊其辞,有的表示:“应该是一样的吧。”有的则是:“不太清楚。”


  据了解,相对于替换胎来说,各轮胎企业在配套胎上获得的利润已微乎其微。更有企业称,这部分产品“没有利润,甚至赔钱”,而之所以仍然保持这个市场,不过是为了“借助合作的汽车企业来提高自身知名度”。


  可以想像:“没有利润”的产品,质量保证得了吗?


  理不清源于“不重要”


  从另一方面来看,汽车企业为何也对众多轮胎类投诉视若无睹?


  据分析,首先,相对于整车来说,轮胎不过是一组零部件,而且与发动机等部件相比,又是极易被忽略的部分。编辑曾询问过多名消费者,他们大多不知道自己车辆所配的是哪个厂家、哪个种类的轮胎。


  既然是“不重要”的零部件,那么也无需追究太多,显然,还是“控制成本”更为重要。


  其次,车商对问题轮胎的处理“代价”很低,这在另一方面“纵容”了他们。在很多相关法规中,轮胎都被划归到“易损件”范畴,其保修期限也较短——一般是3个月或5000公里,有些甚至完全没有保修。这样,很多车主,尤其是新车主,“忽忽悠悠”就过了质保期而不自知。


  2013年1月1日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落地实施。媒体曾多次报道,称轮胎售后问题从此“有标准可依”。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上述条例对汽车配套胎的“三包”规定是:随车装备轮胎存在缺陷的,由汽车产品生产者负责召回。但其中并未规定出现何种缺陷、多少数量的轮胎出现缺陷,以及由谁来鉴定此种“缺陷”,才能符合召回标准。因此,这一规定,对解决国内汽车配套胎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似乎并无实质性作用。


  就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形势来说,配套胎要得到很好的解决短期内还是十分困难的。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